进口“五联疫苗”突破600元/支,国产替代还有多远?
目前,中国正在考虑优化免疫规划疫苗种类。伴随儿童接种疫苗的针次不断增多,既能降低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成本,又能实现“一苗防多病”的联合疫苗,已成为新疫苗研发的重要趋势。
目前,国内免疫规划疫苗已有14种,其中单价疫苗有9种,占全部疫苗的64%。我国幼儿在3周岁前可接种的疫苗针次为22~25次。根据2022年末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我国将适时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逐步将安全、有效、财政可负担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资料图】
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倡导接种联合疫苗以减少接种针次,中国疫苗管理法也明确指出国家支持多联多价等新型疫苗的研制。但由于国内相关政策落地实施情况暂不明确,面对预期扩大的市场需求,国内疫苗企业拥抱趋势、开展研发创新的动力依然稍显不足。
“目前我国在联合疫苗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其应用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识。” 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中心联合主任、疫苗交付研究创新实验室负责人汤胜蓝近日在一场研讨会上对第一财经等媒体介绍称。
汤胜蓝认为,联合疫苗技术壁垒较高,当前仍需更多的激励机制以及更多的合作方共同参与,以进一步鼓励企业创新、填补联合疫苗当前的研究空白,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推动我国免疫规划事业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提高联合疫苗接种率可产生更高社会效益
联合疫苗是指数种疫苗抗原联合制成的疫苗,包括多联疫苗和多价疫苗两大类,能够预防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多种疾病或同一种病原微生物的不同血清型/株引起的疾病。联合疫苗并非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在美国最早获批上市。
近年来,伴随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多国扩大本国免疫规划目录,各国卫生监管部门逐步意识到,儿童接种疫苗次数的增多,不仅会增加卫生部门的接种成本,降低幼儿接种的依从性,也会提高疫苗接种疑似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因此,联合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正迎来更多政策支持。
比如,美国和欧盟通过法规引导联合疫苗的开发生产,允许不同的上市许可持有人合作开发联合疫苗,允许企业进行同时接种试验来开展探索性的临床研究等;我国疫苗管理法也提出,“根据疾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制定相关研制规划,安排必要资金,支持多联多价等新型疫苗的研制”“组织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科研单位、医疗卫生机构联合攻关,研制疾病预防、控制急需的疫苗”。
汤胜蓝认为,联合疫苗在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已得到广泛使用。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制定了联合疫苗的使用推荐意见。在中国,目前在联合疫苗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其应用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识。
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卫生体系与政策研究员李久龄援引一项在马来西亚进行的研究称,如果将马来西亚现行国家免疫规划中的DTaP-IPV/Hib五联(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联合疫苗)与乙型肝炎单价疫苗组合,替换为目前联合程度最高的六联疫苗,那么每注射一剂六联疫苗将会为马来西亚国家卫生体系节约33.1美金的费用。
除此以外,推广联合疫苗,还可以增加疫苗的覆盖率,降低疾病负担,并且简化疫苗免疫程序。以法国为例,该国统计数据显示,在国家免疫规划中纳入六联和其他联合疫苗之后,法国儿童需要接种的疫苗的总剂次数从21~25剂次减少到了大约十几次。
“应用联合疫苗其实为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带来最直观的改善是成本和资源利用的优化。”李久龄说。
单支进口五联苗涨价至600余元
已有研究证据显示,与接种传统的单苗相比,四联苗、五联苗和六联苗等多联疫苗具有相似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但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是否愿意为联合疫苗买单,仍取决于该类产品的性价比。
根据国家药典委员会研究人员去年年底在《中国药品标准》发布的一篇研究文章,目前已上市的联合疫苗可分为以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为基础的联合疫苗、以乙肝疫苗为基础的联合疫苗和以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为基础的联合疫苗三类。
其中,以百白破为基础的联合疫苗被全球儿童疫苗行动计划列为优先开发项目。但在国内,据李久龄介绍,大多数在研联合疫苗都是二联和三联苗,目前只有一家企业具备生产四联疫苗的能力,即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而五联疫苗则完全依靠于进口。
前述进口五联苗为赛诺菲巴斯德生产、由国家药监局于2010年批准上市的产品,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5种传染病。目前,该款疫苗尚未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属于需要自费使用的二类疫苗。
6月13日,重庆公布2023年非免疫规划疫苗采购目录的报价结果,其中,由赛诺菲生产的DTaP-IPV/Hib五联苗定价为638元/支。根据产品说明书,按照国内推荐免疫程序,儿童需要在2、3、4月龄或3、4、5月龄进行三剂基础免疫,并在18月龄进行一剂加强免疫。由此计算,完成四剂接种家庭需要承担2552元费用支出。
如果替换成接种国产单苗,全程比五联苗多打8针,即共12针。其中,2针IPV和4针HIB为自费苗,自费总额不过千元。
此外,第一财经注意到,目前,在山西等省份,该款五联苗并未纳入2023年年度集中采购名录;而对于将其纳入今年集中采购计划的省份,则面临供货价格上涨的压力。
根据福建省疾控中心公示的2022年和2023年非免疫规划疫苗成交品种目录,单支进口DTaP-IPV/Hib五联苗价格从去年的599元上涨至638元。
但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崔富强看来,尽管联合疫苗本身的价格高于单苗,其对个人和家庭的整体效益依然十分可观。
“孩子少打针,父母少请假。”崔富强认为,联合疫苗的使用,除了减少婴儿的疼痛和父母的焦虑,还提高了父母陪同儿童接种便利性,一次可以解决多次接种的问题,减少了交通的成本、误工的费用。
国产联合疫苗研发痛点何在
多名业界人士认为,中国联合疫苗研发与使用起步较晚,品种较少,面临较多的行业及政策瓶颈,加之公众对联合疫苗认知程度较低,国内疫苗企业对于其研发投入的动力尚不充足。
在李久龄看来,免疫规划尚未调整、支持性政策落地见效慢以及研发技术滞后是制约中国现今推广联合疫苗的三大原因。
从免疫规划设计角度来看,首先,我国免疫规划目前尚未纳入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相关疫苗,而四联、五联、六联苗都是包含这个抗原成分的;其次,儿童用联合疫苗的免疫程序与我们国家现行的乙肝单项疫苗的免疫程序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从政策制定和监管角度来看,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生产联合疫苗的企业必须先拥有自己的单苗文号,继而才可以生产联合疫苗,这客观造成不同疫苗生产企业间难以合作开发联合疫苗。国家药监局发布的《疫苗生产流通管理规定》第十二条明确,生产多联多价疫苗,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可提出疫苗委托生产。但目前政策落地实施情况暂不明确。
从研发角度来看,国外生产联合疫苗使用的是单独硫化技术,但在国内生产联合疫苗的过程中,可能会把硫柳汞作为防腐剂或者灭活剂添加在疫苗中,而硫柳汞会破坏脊髓灰质炎疫苗中的有效成分。
与此同时,由于联合疫苗是多种抗原成分联合配制而成,相关质量控制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科罗拉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Edwin J. Asturias告诉第一财经等媒体,联合疫苗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其复杂性,包括联合疫苗可能带来额外的非必要抗原,并且在不良反应发生时,也会较难确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成分。
为提升企业研发积极性,崔富强表示,还需从需求端入手,保障联合疫苗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具体而言,一方面,提高公众对联合疫苗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另一方面,及时更新免疫接种机制,解决好联合疫苗和常规免疫中其他疫苗接种的衔接问题,以减轻“疫苗犹豫”。
第一财经 作者:吴斯旻
标签: